2025-02-11 13:43
房市去年下半年雖逐漸轉冷,但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仍破35萬棟,頗具規模。房仲業者觀察六都地政與民政局資料,盤整六都2024年家戶購屋比,其中以桃園市達5.2%最多,象徵桃園市平均100戶就有5戶在2024年購屋,專家分析,去年下半年因央行祭出管制措施衝擊,全台買氣下挫,上半年有新青安貸等因素催動,交易保持一定量體,致使六大都會區2024年家戶購屋比仍處三年來高點。
2025-02-11 10:29
央行重手打炒房,屋主讓利了?房仲業者統計內部整體待售物件,發現全台有3431間待售房屋的開價下修,降價物件的平均降幅約8.2%,六都當中,以台中市調降開價的案件最多,達891件,占全台26%;降幅較大的是台南市8.7%;反觀台北市最難撿便宜,調降開價的案件僅202件,為六都最少,顯示這波打房潮,精華蛋黃區的價格鬆動程度相對輕微。
2025-02-06 12:19
去年第4季房市趨冷,建商也暫緩開工腳步,房仲業者統計內政部資料,2024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達12萬7883宅,為近五年以來最低;另觀察六大都會區,尤以新北市下滑達62.9%最多。專家表示,去年歷經房市多頭,建商手頭仍有大批餘屋待去化,加上政府和央行動作頻頻,開發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,致使開工量回歸平靜。
2025-02-05 15:13
疫情以來,房市多頭,造就去年最大交屋潮,房仲業者統計內政部最新資料,2024年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達13萬8180宅,創下29年以來最高紀錄,而全台住宅類核發使照總樓地板面積則達584.9萬坪,也創18年的最高紀錄。專家表示,2020年以來建商大舉推案,並陸續於去年完工,全台進入罕見交屋潮,不過,去年第4季房市熱度急轉直下,是否在市場衍生巨大賣壓,有待時間觀察。
2025-01-31 07:45
2025年的大環境雖然動盪,但是相較於其他地區,台灣算是福地。從2025年的春分盤來看,木星高掛天空(合相天頂),代表有貴人加持。一方面,可能是執政者或執政黨很幸運,另一方面,由於木星與外國有關,就現狀來看,也與美台關係相對緊密或友好有關。但是木星在雙子座無法得到恒久的好處,加上雙子座的守護星水星處於逆行,因此政治上面的好,多半有虛華的現象。多半是要隨情勢變化調整,並且隨時要在檯面下談判與議價。
2025-01-24 17:01
去年央行第4季理監事會議並未再祭新一波房市管制措施,理監事會議究竟討論了什麼?理監事會議記錄今(1/24)日曝光,觀察預售屋交易量、交易價格及房貸利率等部分房市指標顯示,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已有初步成效,數位理事認同已有初步成效,但幾位理事提到,受到限貸令影響,有部分資金透過融資租賃公司或是農會信用部流入房和土建榮,將持續加強專案檢查與管理工作。
2025-01-21 15:31
疫情以來全台房價飛漲,不少屋主轉手獲利,使得各縣市房地合一稅大漲,房仲業者觀察財政部資料,2024年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約684.4億元,相較2020年大漲約4.7倍,其中以新北市5年漲幅逾9.3倍最高。專家分析,央行2024年下半年推出第七波房市管制讓全台買氣急凍,少見屋主降價,讓政府房地合一稅收仍相當「滋潤」,而房地合一稅收暴增也意味著2016年之後取得再轉手的屋主多數獲利不菲。
2025-01-09 15:41
受到銀行滿水位與央行祭出房市管制措施,近期預售市場買氣大降溫,建案出現賣不動的窘境,對於已請建照不得不推案的建商、都更或危老重建實施者面臨困境。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分析,目前建商營建成本高漲,大幅降價吸引買氣的空間有限,如何凸顯產品價值與特色,將是建案脫穎而出的最佳解方,由於近年地震激增,引爆耐震宅需求,只要「提高建案耐震力」,購屋者普遍都願意買單,將是2025新案「保價、順銷」的突破點。
2024-12-26 12:48
即便央行在今年第3季無預警祭出史上最嚴格打房措施,但根據591新建案統計,今年全台總銷金額爆出2.56兆元天量,再破歷史新高,若以台北大巨蛋造價約400億元來估算,可孵出超過「60顆巨蛋」,規模相當驚人,就連個案數、戶數等供給更是多到滿出來,較去年雙雙成長逾2成;不過,相較於推案一片火熱,房價顯得低調許多,整體開價每坪攻上6字頭高峰,且成交價來到57萬,但年漲幅卻不到1成,出現明顯收斂。
2024-12-24 13:53
近年高雄的建設話題不斷,區域房市前景頗受看好,吸引各大建商持續進駐,房仲業者觀察實價登錄,截至目前最新資料,前十大土地交易中,有6筆皆為建商購入,且6筆總價加總就近百億元,專家分析,高雄市近年大型建設不斷,儘管房市受到政策調整影響,但後市看俏,加上開發商未來仍有推案壓力,積極增加土地庫存更為必要,自然積極進場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,若您點擊下方“同意”或繼續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,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